bob最新官网登录入口
 bob最新官网登录入口下载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bob最新官网登录入口下载

【TOP5热榜必看】船舶行业深度:大周期景气上行


发布时间: 2024-03-08 作者: bob最新官网登录入口下载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2024年,多地发力布局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企业或是重点“阵地”。以点见面,政策信号如何、反映哪些产业脉络?

  一问: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路径有何变化?区域上向东部集中,行业上重点产业占比抬升

  2023年,前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接近1.3万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培育1万家的发展目标。2019-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加速培育阶段,认证公司数持续增长、配套政策接连出台。期间,专精特新“小巨人”占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公司比重明显上升,由2019年的不足0.1%明显提升至2022年的2%。

  分地区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向东部发达地区集中。受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前五批认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占比63.9%,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分列前三甲。2023年第五批认证企业中,东部地区占比75%、较2022年的64.1%逐步提升。“小巨人”上市企业聚集在东部地区的特征更加显著、占比高达74.3%。

  分行业看,十大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度不断抬升,近九成上市公司分布在制造业。伴随科学技术、信息软件公司数的增多,2022年认证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降至59%、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占比升至81.2%,分别较2019年下滑10.7、上升7个百分点。“小巨人”上市企业明显更多分布在制造业,占比高至九成。

  二问:政策扶持思路,有何转变?认定标准趋严,财税奖补、融资政策等支持力度加大

  2024年,各地将继续加大力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但评审标准或进一步趋严。2022年最新标准中,“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更加细化,企业需更看重数字、绿色化发展。2023年第五批企业通过率相应降至21.6%、较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2024年多地计划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但在培育“数量”已达标背景下,企业“质量”或更受关注。

  财税政策方面,近年来财政奖补力度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多。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支持“小巨人”企业。2019-202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管理支出由1878亿元提升至2887亿元。2023年,专精特新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升至100%、设备投资扣除所得税延期至2027年底。

  融资政策方面,专精特新企业是金融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受到的融资约束或进一步放松。2020年以来,央行进一步加大对于中小微、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金融机构小微贷款增速18.8%、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的10.6%。政策扶持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同时利率或更优惠、额外享受贴息等。

  三问:产业转型脉络,如何洞察?新质生产力引领数字、智能化趋势,软科技受关注度提升

  “专精特新”政策变化,反映我国顶层规划更看重产业高质量发展质量。“专精特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认定标准提升,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强质量支撑”等定调相符。政策引导下,2024年代表性省份产业类重点项目占比升至65.7%、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细致划分领域上更多聚焦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产业脉络上,“新质生产力”或引领产业体系加快重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进一步确立。专精特新企业或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科技、信息服务“小巨人”企业占比明显提升,反映了政策对“软科技”关注度提升的重要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2023年信息技术投资增速13.8%、较过往明显提升。

  以“小巨人”企业为样本,设备制造业质效突显,石化、钢铁等传统行业受技术创新赋能更加显著。政策重点扶持下,专精特新企业经营能力保持优势,“小巨人”上市企业营收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公司、ROA水平高于A股整体。分行业看,汽车等设备制造业ROA位居前列;石化、钢铁等行业ROA明显高于A股同行业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船舶长周期靠经济稳步的增长和制造业产能变迁驱动;中期受供需格局、更新周期驱动;短期受运输效率影响,而我们目前处在多重周期叠加的起点。

  长周期看经济稳步的增长和制造业产能变迁,经济弱复苏下,本轮造船周期已于2023年开启。我们根据造船交付量将过去一百年船舶行业划分为四次周期:1916-1947年经历了两轮周期,周期波动主要受战争和宏观经济波动的综合影响;1948-2022年内的两轮周期,周期上行的时间跨度和幅度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波动。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GDP同比增长6.2%。根据IMF,预计2021-2025年全球GDP复合增速为3.1%,相较上一轮船舶下行期,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弱复苏态势,带动新一轮造船交付周期于2023年开启。此外,全球制造业产能再平衡是催生船舶长期需求的辅助因素,历史上几次大的船舶需求上升均和全球制造业产能变迁有较强的相关性。近年来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呈稳步上升趋势,我们判断,新一轮产业转移到来,有望催化船舶长期需求上行。

  中周期看供需格局和更新周期,供需错配下,本轮造船价持续上涨。受全球经济景气度影响,二战后两次船舶周期上行的时间跨度分别为28和25年,但两次下行期均为11年,因为当下行期达到一段时间后,供给出清、船队老龄化会推动新一波周期到来,而我们目前又来到这一段时间关口:(1)需求端:上一轮周期中2001-2004年和2009-2016年存在两次船舶拆解高峰期,而船舶拆解周期约25年,因此预计2026-2029年又将迎来拆解高峰期。而新造船订单往往领先船舶拆解4-6年,因此2026年进入拆解高峰的船舶,对应的新船订单约从2021年进入更新需求释放的高峰期。(2)供给端:2008年以来,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从1014家下降至2023年371家,供给端大幅出清。供需错配下,造船价持续上涨,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已由2021年的153.6提升至2023年的178.4。同时,成本端造船板价格自21年5月持续下降,船价与钢价剪刀差拉大,利好船企盈利提升。

  短周期看运输效率,船东运输效率下滑刺激造船需求上行。因为船舶行业的大周期和“刚需”特征,尤其是在运力相对供需平衡的阶段,运输效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运价、刺激船舶需求。复盘历史发现,地缘冲突、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和谐因素均会拖累船东运输效率下滑,船东为保持原有运输能力有望增强新船采购意愿。例如,历史上两次苏伊士运河“关闭”期间,船只绕行好望角,运距增加,均带动约两年后全球造船交付量明显地增加。2023年红海事件导致苏伊士运河再次“关闭”,预计仍将刺激船舶短期需求上行。此外,国际航运业环保政策趋严,船东为保持原有运输能力,有望刺激LNG、甲醇等燃料船舶采购需求上行。

  全球造船格局集中,中国造船引领全球。根据Clarksons,全球造船中日韩“三足鼎立”,2008年以来三国新接订单全球份额合计超90%。近年来中国船厂接单份额稳步提升,2023年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造船交付量/在手订单量分别占全球67.2%/52.1%/51.4%,均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交付20艘全球最大24000箱超大集装箱船、6艘LNG运输船,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运营,在高端船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大型LNG船领域,2023年中国新接订单全球份额20%,与韩国(份额近80%)相比,未来仍有逐步提升空间。

  在当前船舶大周期复苏背景下,我们提议着重关注两个方向:第一是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造船价持续上行的造船企业龙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第二是受益于船舶大周期上行的船舶动力系统龙头中国动力。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环保政策执行程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风险。

  电动工具、OPE市场规模逾400亿美元,需求有望修复,去库步入尾声,行业拐点将至。1)行业特征:中国制造,海外消费,规模超400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电动工具、OPE市场保持稳步增长,20年市场需求(不含零件市场)分别为219/213亿美元,合计432亿美元,欧美市场占比超80%,制造端主要由国内企业把控。2)库存:去库步入尾声。①美国零售库存销售比(建筑材料、园林设备和物料店):22Q2起库销比走高,23Q2触顶回落;②渠道商存货周转天数:家得宝距离中枢的偏离在23年Q1/Q2/Q3分别为16/11/7天,已触顶向下;③电动工具生产商存货周转天数:创科实业23H1库存已回落;④电芯供应商存货周转天数:蔚蓝锂芯23H1库存已回落。由于旺季先后原因,电动工具基本完成去库,OPE预计1H24完成去库。3)需求:通胀回落+地产周期向上,有望带动工具需求修复。①通胀回落:工具属于耐用消费品,对通货膨胀敏感,22年起美国高通货膨胀对消费需求构成压制,当前核心CPI环比增速有所回落,利于需求复苏;②地产周期有望向上:美国工具、园林设备消费景气度滞后美国地产周期0-1年,呈现强正相关性(其中电动工具相关性更强,OPE还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目前加息周期临近尾声,有望带动美国房地产销量&工具、园林设备消费景气度向上。我们测算23-25年的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分别为191/210/242亿美元,同比-5%/+10%/+15%;OPE市场规模192/203/219亿美元,同比-10%/+6%/+8%。

  工具复苏重视锂电赛道,OPE领域锂电加速渗透。1)渗透率:电动工具渗透率较高,OPE未来渗透空间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及泉峰控股招股说明书,2020年全球电动工具中无绳类(绝大部分为锂电)占比47%;2020年全球OPE中燃油类/无绳类/有绳类占比78%/17%/5%,锂电渗透率相比来说较低;2)需求侧:环保、产品力、经济性共驱锂电渗透,预计24年重回高增。①环保:欧美地区重视环保,OPE“禁油”政策频出,加州24年在OPE领域全面禁油将直接推动锂电渗透;②产品力:当前锂电OPE产品性能已逼近燃油OPE,且保修期更长;③更优的生命周期经济性:锂电OPE较燃油OPE有更高的购买成本,但有更低的经营成本及生命周期成本;④锂价下行有望缓解价格痛点:电芯在电动工具的售价/成本中占比高,过去1年碳酸锂价格下降约80%,带动锂电池价格下降,将降低锂电OPE的初次购买成本。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测算23-25年锂电电动工具市场分别为100/114/136亿美元,同比-1.8%/+13.9%/+19.3%,渗透率52.3%/54.2%/56.2%;锂电OPE市场分别为41/54/61亿美元,同比+0.7%/+30.8%/+13.6%,渗透率21.6%/26.6%/28.0%;合计141/168/197亿美元,同比-1.1%/+18.8%/+17.4%,锂电赛道重回高增。

  产业链:弹性角度电芯厂品牌商。1)收入端:基于供应链库存的“长鞭效应”,在需求修复的过程中,位于产业链更上游的电芯环节的弹性大于品牌商;2)利润端:当前原材料价格波动平缓,稼动率波动主导电芯厂毛利率波动,出货的修复将带来显著的毛利率修复,而品牌商的毛利率影响因素更复杂,综合波动更小。

  品牌商:国产品牌加速出海。电动工具竞争格局主要由境外企业主导,而境内企业在全球OPE制造商及OPE品牌的市场格局中占据更高份额。依托上游市场锂电池及三电系统的国产产业链的技术积累&成本优势,泉峰控股、格力博、宝时得等国内企业目前均已进入电动OPE市场全球份额前十,推出市场领先的产品,并进驻海外优质线下渠道商。

  电芯:工具电芯重启国产替代。1)需求:电动工具电池市场触底向上。预计后续全球电动工具电池出货需求修复,预计23-25年需求分别为22.5/27.6/33.3亿颗,同比+1.9%/+22.4%/+21.0%。2)竞争:工具电池重启国产替代。凭借优异的性能和更低的报价,20-21年国产企业销量大幅放量,替代日韩企业份额;22-23年进程受阻,行业下行期三星凭借与计算机显示终端的长单协议巩固市场占有率,24年行业预计完成去库,当前蔚蓝锂芯、亿纬锂能消费电池出货情况显著修复,三星长单逐步执行完毕,预计国产份额将提升,中期看有望从10%-20%提升至60%以上。

  风险提示:美国降息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及通货膨胀抬升风险;行业去库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全球地理政治学风险;全球贸易及运输风险;渠道商竞争风险;OPE市场锂电渗透没有到达预期风险。

  慢性乙肝治愈赛道是我们团队持续看好并推荐的赛道之一,慢乙肝临床治愈从早期探索到国际认可再到快速深入发展,目前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等官方指南的发布,慢乙肝临床治愈正向着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拓展临床治愈人群的新阶段发展。我们特为广大投资者梳理了现阶段慢性乙肝肝炎治疗药物格局,并按照药物类型汇总了慢乙肝治愈领域在研药物最新临床试验进展,并整理了相应药物的治疗方案及治愈率。

  我国乙肝患者众多且诊疗率低,未竟临床需求+政策推动有望持续催化市场增长。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慢性乙肝呈世界性流行,2016年我们国家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6.1%,慢性HBV感染者为8600万例。根据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届时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率应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而到2022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率及治疗率仅分别为22%和15%。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等单位在全国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超过百家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实现乙肝诊疗、临床治愈网络广覆盖,未竟临床需求+政策推动有望持续催化市场增长。

  真实世界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完备,NAs+长效干扰素慢乙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干扰素α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被FDA获批用来医治病毒性肝炎,研究之后发现其在调节宿主免疫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一度是治疗丙肝的推荐治疗方案,但在乙肝适应症的使用相对有限。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核苷经治人群、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人群、儿童慢乙肝、孕妇产后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均可达30%以上甚至更高,较单药治疗的临床治愈率有较大提升,其中珠峰项目4年阶段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NAs(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乙肝患者经基于PEG-IFNα治疗48周的HBsAg清除率达33.2%,较以往单药治疗方案有显著提升。2022年指南新增推荐意见,推荐在一些合乎条件的患者中,结合患者意愿可考虑加用PEG-IFNα治疗,以追求临床治愈。

  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乙肝治疗药物格局短期难以颠覆。乙肝治愈的主要障碍包括cccDNA、HBV DNA整合、高病毒负荷以及宿主免疫反应受损等。目前多款在研创新药物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GSK研发的ASO(反义寡核苷酸)药物bepirovirsen目前已确定进入临床3期,根据2期临床试验结果,24周单药治疗结束后表面抗原清除率为28~29%,但停药后复发概率较高,加用长效干扰素可降低患者停药后复发概率。整体上看,现有慢乙肝治疗领域创新药物单药治疗效果仍未较现有长效干扰素+NAs药物方案显现出相应优势,多数药物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此外创新药物和长效干扰素及NAs多药联用方案为现阶段临床试验方案中的重要趋势。

  慢性乙肝治愈赛道潜在市场空间广阔,有关政策落地将加速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建设,进一步催化市场增长。近年来真实世界的循证医学证据不间断地积累,基于长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为现阶段可及的治愈最高的治疗方案。目前乙型肝炎领域多款在研创新药物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治愈率仍未较现有长效干扰素+NAs药物方案显现出相应优势。此外创新药物单药治疗往往存在复发率高的局限性,创新药物和长效干扰素及NAs多药联用方案为现阶段临床试验方案中的重要趋势,多个药物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加用或联用长效干扰素可降低患者停药后复发率。整体看乙肝治疗药物格局短期难以颠覆,长效干扰素及NAs仍将是未来慢乙肝治疗重要药物,持续推荐慢乙肝治愈赛道中布局长效干扰素及相关创新药物的企业。重点公司包括,特宝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凯因科技、腾盛博药、歌礼制药。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没有到达预期风险,临床试验进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风险,创新药物对现有疗法的取代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慢乙肝治愈行业深度系列: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长效干扰素基石地位稳固》

  氟化工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领先企业。公司现阶段拥有化工原料、氟碳化学品以及含氟高分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比分别为13.1%、54.1%、30.4%。公司基于金华、内蒙、邵武、衢州、江西五大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从上游萤石资源到中游氢氟酸、甲烷氯化物以及氟碳化学品再到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三代制冷剂配额正式落地,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4年度公司HFC-32、HFC-125、HFC-134a、HFC-143a、HFC-152a、HFC-227ea生产配额分别为0.58、0.64、1.09、1.44、1.06、0.72万吨。三代制冷剂在进入配额管理期后供需格局将得到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此外,公司2023年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亿元用于包头永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前瞻性布局四代制冷剂HFO-1234yf(2万吨/年)、HFO-1234ze(1.3万吨/年)、HCFO-1233zd(1万吨/年)。

  再融资重点发力含氟高分子材料,为公司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公司目前布局的含氟高分子材料包括PTFE、FEP以及PFA等,截至23年半年报,企业具有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年产能5.93万吨,在建产能超过4万吨。2022年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邵武永和新型环保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等氟化工生产基地项目和年产10kt聚偏氟乙烯和3kt六氟环氧丙烷扩建项目,目前转股价格为23.83元/股。随着在建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驱动力,预计2023-2025年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营收为14.1/25.3/31.2亿元。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与投产进度没有到达预期;三代制冷剂价格涨幅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配额管理政策实施效果没有到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24年7月公司限售股存在大额解禁。

上一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限制惩戒措施190万次
下一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78号)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
地址:扬中市油坊开发区
电话:0511-88531697
传真:0511-88536668
联系人:虞先生
销售部:18205285888  客服部:13805295363
邮箱:2474815262@qq.com
苏ICP备12003280号 网站地图